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一》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

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

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

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0)
注释
鬓边:鬓角,指鬓发边缘。
羞逐:不愿跟随,含羞涩之意。
窥户:偷看窗户,形容鸟儿的轻盈和好奇。
静院:安静的庭院。
散策:随意漫步,拿着手杖。
穷通:困厄与通达,人生的境遇。
枯茎:干枯的草茎,常用来占卜。
翻译
春风无法吹拂我鬓边的青丝,我不愿像孩童般追逐傍晚的晴朗。
花朵想要亲近人,颜色显得更加娇艳,鸟儿来访,声音清脆悦耳。
我独自在挂起窗帘的静院中,与山峦默默相对,散步到高亭,月亮与我同行。
我已经认定自己的命运,无论困厄还是通达,都不必再借助占卜枯萎的草茎来寻求答案。
鉴赏

这首宋诗《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中以春风、晚晴、花鸟、静院、高亭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首句“春风不入鬓边青”写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春风无法唤醒鬓角的青丝,暗寓岁月流逝。接下来的“羞逐儿童趁晚晴”则流露出诗人不愿与孩童争春的自嘲,表现出他的成熟和内敛。

“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出春花的娇艳和鸟语的清脆,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愉悦。

“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庭院中漫步,月亮也陪伴他行走在高高的亭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诗人表达出对人生道路的坦然,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无需再通过占卜等外物来寻求答案,显示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辞黄山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

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

(0)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

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0)

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

东家老人语且悲,衰年却忆垂髫时。

王师百万若过客,青盖夜出民不知。

巷南巷北痴儿女,把臂牵衣学番语。

高楼急管酒旗风,小院新声杏花雨。

比来官长能相怜,民间蛱蝶飞青钱。

黄金白璧默西马,明珠紫贝输南船。

繁华消歇如翻掌,宫中赋敛年年长。

里巷萧条去不归,华屋重门结蛛网。

语中呜咽不欲闻,道傍狼虎方纷纭。

麒麟凤凰那复得,使我益重髯参军。

参军在官近一考,素发萧萧坐成老。

上官掣肘下吏骂,赖有闾阎独称好。

杭州公事天下繁,大才处决无留难。

参军累官日益贵,何术可使斯民安。

(0)

瑞鹧鸪

修行频剔性中灯。照破从来暗里昏。

物物头头休染著,昏昏默默绝言论。

超凡入圣非由我,地狱天堂总在君。

唯有一条真正路,居常牢闭四城门。

(0)

西江月

物里存亡有限,人生光景无多。不禁两曜急销磨。

枉恁争人竞我。见解明如龟镜,从渠辩若悬河。

到头无计避阎罗。着甚枝梧得过。

(0)

月上海棠.重九之会彦衡赋词侑觞尊兄遁庵公与坐客往复赓歌至于再四语意益妙殆不容后来者措手彦衡坚请余继其后勉为赋之二首·其二

老来还我扶犁手。想豪气、十分已无九。

都把济时心,分付与、一时英秀。

还自笑,潦倒犹堪殢酒。从前枉被虚名负。

何似尊前贤圣友。纤手斫金齑,一嚼不妨时嗅。

颓然醉,卧印苍苔半袖。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