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此诗以梅为题,描绘了梅花在霜风中独立的姿态,与蝴蝶、蜜蜂的远离形成对比,展现出梅花的高洁与独立。诗人通过“与山矾、共水仙期”、“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等句,将梅花与山矾、水仙以及青松、翠竹并列,强调其与自然界的其他高洁之物相映成趣,共同展现了一幅冬日清雅的画卷。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情感,仿佛它对世人有着某种不满或遗憾,带着苍苔,半倚在临水的荒篱旁,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富有感染力。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诗人回忆起在孤山欣赏晨曦中的梅花,那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清晨绽放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相互交织。
最后,“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回顾梅花的影子,感叹着它的横斜之美,以及在清浅的时光中,谁能理解它的孤独与高洁。这一句不仅深化了梅花的形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