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出扶沟,遥天雾未收。
水痕侵客鬓,寒色上征裘。
事业浑鸡肋,功名愧虎头。
早知行役苦,悔不卧林丘。
破晓出扶沟,遥天雾未收。
水痕侵客鬓,寒色上征裘。
事业浑鸡肋,功名愧虎头。
早知行役苦,悔不卧林丘。
这首清代诗人张谦(吉甫)的《扶沟道中》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情景。首句“破晓出扶沟”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着旅途的开始。接下来的“遥天雾未收”形象地写出早晨天空中仍有薄雾缭绕,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水痕侵客鬓”通过“水痕”和“侵”字,写出了旅人沾湿的衣发,流露出旅途的艰辛。“寒色上征裘”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
“事业浑鸡肋”表达了诗人对当前事业的感慨,觉得自己的付出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迷茫的情绪。“功名愧虎头”以虎头比喻壮志,暗示自己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就,内心充满遗憾。
最后两句“早知行役苦,悔不卧林丘”直抒胸臆,诗人后悔没有选择隐居山林,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劳碌的深深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世界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生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