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十里听秋声,踏入寒莎路几层。
云堕松梢邀过客,霜酣枫叶卧高僧。
溪舟兴尽怜空返,邻酒呼来醉未能。
落日满山归去急,何时挥麈共禅灯。
寒林十里听秋声,踏入寒莎路几层。
云堕松梢邀过客,霜酣枫叶卧高僧。
溪舟兴尽怜空返,邻酒呼来醉未能。
落日满山归去急,何时挥麈共禅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天王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禅意。首联“寒林十里听秋声,踏入寒莎路几层”以寒林、秋声、寒莎等意象,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颔联“云堕松梢邀过客,霜酣枫叶卧高僧”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云彩似乎在松枝上邀请过客,霜中的枫叶则像是高僧静卧,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和谐。
颈联“溪舟兴尽怜空返,邻酒呼来醉未能”则转为对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游玩至尽,虽心满意足却仍留恋不已的情态,以及在邻近的酒家呼朋唤友,欲一醉方休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随性。
尾联“落日满山归去急,何时挥麈共禅灯”以落日满山的景象收束全篇,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禅宗文化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禅宗精神的追求,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猗兰发春妍,祥雪乃寒冱。
时物虽不偶,意合巧相附。
高斋揭华扁,知子意有寓。
兰以扬清芬,雪以表贞素。
清素惟所便,纷华匪吾慕。
愿言肖厥德,爱此二美具。
我纫楚之佩,再草梁园赋。
我歌仰前修,悠然共高趣。
寿峰何崔嵬,盘谷结苍翠。
所以空门徒,往往禀冲粹。
彼美完上人,妙灵脱尘累。
泛览岐黄书,而得养生秘。
缅惟大医王,垂慈济斯世。
师能振其教,奚必施七剂。
时遇世方艰,苍生日憔悴。
何由起膏肓,感此发深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