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兆孺·其二》
《哭兆孺·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黄垆别去路漫漫,泽国空馀九畹兰。

白骨千年知己在,玄言湖海和人难。

秋江寂寞龙孙死,夜壑萧条鬼火寒。

痛杀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凭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哭兆孺(其二)》。诗中以深沉哀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黄垆别去路漫漫,泽国空馀九畹兰”,以“黄垆”象征离别时的酒席,暗示与友人的分别,而“路漫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泽国空馀九畹兰”则以兰花象征逝者,兰花的凋零预示着生命的消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颔联“白骨千年知己在,玄言湖海和人难”,通过“白骨”这一意象,强调了逝者虽已离世,但作为知己的存在永远铭记在心。而“玄言湖海和人难”则表达了对逝者智慧与人格的敬仰,以及与之交流的难以复制。

颈联“秋江寂寞龙孙死,夜壑萧条鬼火寒”,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秋江的寂寞与龙孙的死亡,夜壑的萧条与鬼火的寒冷,都是对逝者离世后环境的凄凉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痛。

尾联“痛杀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凭栏”,以“君山笛里月”象征逝者,笛声中的月光仿佛是逝者灵魂的归宿。而“可同仙子一凭栏”则是诗人想象与逝者在仙境中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渴望再次相聚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池上春日

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间竹开。

芳草有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閒来。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愧不才。

独有前人脩禊在,荒亭终日此徘徊。

(0)

幽兰

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0)

采药

亭亭北山松,宿蔼荫深碧。

苍根走虬龙,巨干蟠铁石。

平生栋梁具,不受霜雪厄。

兔丝得所附,袅袅挂千尺。

流脂入九地,千岁化琥珀。

我欲掇其英,俯仰费搜擿。

红炉转丹砂,石髓变金液。

但恐茫昧间,图骥不可索。

意长时苦促,双鬓日夜白。

刀圭或可试,习习在两腋。

蓬莱三万里,讵谓弱水隔。

他时来山中,故老应不识。

(0)

日照

日照江烟翠欲重,梦回沙观始鸣钟。

浪于洪郡思洪子,岂合松门有赤松。

万事寸心徒计较,两间衰鬓且从容。

静来陡觉忘言好,把酒看花意每浓。

(0)

秋江送别

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

惆怅孤帆今北去,数行白雁又南飞。

(0)

题春庵

求春春庵中,春了无可觅。

逍遥坐灵台,生意盎充塞。

问春从何来,来处亦无迹。

化为方寸丹,可起天下瘼。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