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九日失归期,今度花前又过时。
唤客便宜倾凿落,与谁同伴插酴醾。
新甘未厌松江鲙,敏捷先酬季父诗。
莫道野翁无食品,葵羹烂煮亦偏宜。
去秋九日失归期,今度花前又过时。
唤客便宜倾凿落,与谁同伴插酴醾。
新甘未厌松江鲙,敏捷先酬季父诗。
莫道野翁无食品,葵羹烂煮亦偏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和仲嘉示秀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去秋九日失归期”表达了诗人错过了最佳返家时机,而到了现在已经是另一个季节,花开之际又不巧遇到。这里的“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紧接着,“今度花前又过时”则描绘了诗人在花前漫步,却发现时光飞逝,美好时刻已然过去。这里“花前”象征着美好的景致和情感,而“又过时”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
第三句“唤客便宜倾凿落”中,“唤客”可能是在呼唤同行者,而“便宜倾凿落”则是建议在美好的花前享受片刻,品味自然之乐。这里的“便宜”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接下来的“与谁同伴插酴醾”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共度这美好时光,一起在花前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快乐。这里的“同伴”和“插酴醾”都充满了对友情和欢聚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新甘未厌松江鲙”,诗人提到自己尚未厌倦新鲜的美食——松江鲙,这是中国传统菜肴之一,通常由鱼制成。这里“新甘”指的是新的美味,“未厌”则表达了对美食的享受和不愿放弃。
而“敏捷先酬季父诗”,则是在赞扬某位诗人的作品(可能是对同僚或朋友的诗作),“敏捷”形容诗人才思敏捷,“先酬”表示在品鉴诗歌时的愉悦之情。
最后两句“莫道野翁无食品,葵羹烂煮亦偏宜”,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这里“莫道”意味着不要说,而“野翁”则是隐居者或诗人的自称;“无食品”表面上看似贫乏,但实则不然,因为即便是在简单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和美味。这一点在最后一句得到了体现,“葵羹烂煮亦偏宜”中的“葵羹”是一种野菜,经过烹饪后也同样能成为令人满意的佳肴。这里的“偏宜”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适应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美食和友情,以及诗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赞美。
兰蕙同芬芳,枝叶故相连。
杰士慕道义,不在多晤言。
忆昔初遇君,平生昧周旋。
世人正欲杀,君情何缠绵。
岂为结交欢,急难心炯然。
慈闱老病笃,望子不得还。
中心握汤火,归我解倒悬。
我归见母拜,泪下如迸泉。
不谓生聚时,即为死别年。
锡类向微君,抱痛恨终天。
何以喻君情,深同九仞渊。
何以致余感,将与石同坚。
渊或有时竭,石或有崩骞。
唯此区区心,历劫永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