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游龙井》
《秋日游龙井》全文
宋 / 叶绍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yóulóngjǐng
sòng / shàowēng

yǐndàofánshuāngxiénángqiàntóng

zhúguāngbēiyǐngrénshuǐshēngzhōng

yúncháng湿shīshuānghóng

láisuǒshìduānwèitīngsōngfēng

注释
倩:央求、请人做某事。
何所事:为了什么事。
翻译
还烦一双仙鹤引导我的道路,携带的背囊请书童背着。
杯中茶映着竹叶的光影,只听着隐约的人声隔水传来。
即便没有雨,云也是湿漉漉地,不用下霜,树叶已经红了。
我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呢,只为了听那掠过松树枝叶间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名为《秋日游龙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自然美和诗人的闲适情怀。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带着孩子和书童(通常是负责携带书籍的小童)一起出游的情景。这里的“双鹤”可能指的是两只鹤或者鹤的步态,而“携囊倩一童”则展示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旅行状态,诗人不仅带着书童,而且带上了孩子,这样的情境给人一种家庭温馨和游乐时光的感觉。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饮酒赏景的情形。“竹光”指的是竹林透射下来的阳光,而“杯影”则是指酒杯在阳光下的影子,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安逸自得的氛围。同时,“人语水声中”表达了诗人享受着自然的声音和周围人的交谈声,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季的景象。不需要下雨,云层就能保持湿润,而树叶在没有霜冻的情况下自然泛出红色。这说明诗人游玩时正值秋季,天气温和,自然界充满了生机。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初衷——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是为了聆听松风的声音。这种宁静致远的心境,以及对大自然声音的欣赏,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趣,是宋代山水田园诗派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朝代:宋   字:嗣宗   号:靖逸   籍贯:处州龙泉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其十灌花

众芳植庭曲,地润花自饶。

物情苟相赖,可惮抱瓮劳。

(0)

赠何舍人

朝逢康王城,暮送大堤口。

相对无一言,含悽各分手。

(0)

城云白欲曙,沙月上犹残。

独步怜红叶,空庭玉露团。

(0)

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其十

万竿美竹修修翠,爱此朝朝坐竹中。

困酒实应惭阮老,挥弦聊窃此嵇公。

(0)

雪中见枯树似梅二首·其二

可向繁枝问假真,纷纷过眼即飘尘。

东风一夜高楼篴,乱落江梅谁柰春。

(0)

咏庭中千瓣榴花三首·其三

万瓣千须始一花,累累应只为年华。

春风无限倾城萼,结实谁真取世誇。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