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
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
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这首诗《漫兴》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忧虑。
首句“拟卜幽居绝世尘”,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这里的“卜”字,既包含了选择之意,也暗示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某种不确定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次句“桃源无路可逃秦”,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将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比作避秦乱的桃源,但又感叹于现实中难以寻得这样的避世之所。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朝来怕纵潇潇目”,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的景象,眼中满是自然界的景色。然而,“怕纵”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既欣赏眼前的美景,又担心自己的目光过于沉浸其中,可能会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变化与挑战。
最后一句“愁见青山换主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可能遭受破坏的担忧。这里的“换主人”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自然景观可能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失去原有的风貌。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自然被破坏的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隐逸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宁静与动荡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