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瞿昙》
《蝶恋花.瞿昙》全文
清 / 曾廉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请出瞿昙还束缚。只恐等閒,失却僧家钵。

系臂白猿时自脱。人生半死争毫末。

四万藏经嫌澹泊。七宝宫前,三四天魔泼。

佛祖天魔谁更弱。十方菩萨原同恶。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瞿昙》是清代词人曾廉所作,以瞿昙(即释迦牟尼)为题材,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束缚与解脱、人生的意义以及佛与魔之间的关系。

“请出瞿昙还束缚”,开篇便以释迦牟尼的形象引入,暗示着对佛教修行中束缚与解脱的思考。“只恐等閒,失却僧家钵”,表达了对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修行本质的担忧,比喻为轻易地丢失了僧侣的身份象征——钵。

“系臂白猿时自脱”,运用白猿的自由自在来比喻修行者在摆脱世俗束缚时的轻松与自由,同时也隐含着修行过程中自我约束与超越的挑战。“人生半死争毫末”,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精神的永恒与超越。

“四万藏经嫌澹泊”,指出庞大的佛教经典虽丰富,但修行者不应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而应深入体悟佛法的真谛。“七宝宫前,三四天魔泼”,描绘了修行路上的诱惑与挑战,七宝宫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诱惑,而天魔则代表内心的欲望与烦恼。

“佛祖天魔谁更弱”,提出了一种辩证的思考,即在修行的过程中,佛与魔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体现了修行者内心斗争的复杂性。“十方菩萨原同恶”,最后以菩萨的视角,强调了众生皆有佛性,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内在的善念,而非孤立地对抗外在的魔障。

整体而言,这首词深刻地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内在矛盾与外在挑战,以及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曾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韫禅师

孤踪随宝地,硕德重禅林。

雨遍龙归洞,天空鹤在阴。

泉声山路静,松影石塘深。

何日听高论,令人慰夙心。

(0)

马食粟

马食粟,马食粟,一閒二百匹,一食一百斛。

去年大旱人苦饥,草根食尽食木皮。

官司徵粟喂官马,马何贵重人何微。

人心不敢怨,只愿官马肥。

官马肥,走若飞,江南江北正格斗,将军杀贼要马骑。

(0)

题江阁燕坐图

青山凝微霭,澄江耀晴空。

层坡积馀润,绿树披清风。

彼美衣冠者,燕坐江阁中。

手持高士传,目送归飞鸿。

天朝罗俊髦,岩穴何舂容。

吾知松关路,未启白云封。

(0)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其七

相别无一语,相见无一言。

如何忘形者,远情复相牵。

我持江上风,遗公吹法筵。

公以竹间月,照我调素弦。

风比锦绣段,月比青琅玕。

(0)

题墨梅寄理惟贤大使

皇华使者岭南回,阅遍天涯几树梅。

诗卷满床香不断,为君临得一枝来。

(0)

忆昔·其四

忆昔元正万象新,九天云气动龙鳞。

朝回佩印还乌府,公退乘骢出紫宸。

中国山川频问俗,长沙民物倍伤神。

三年洒尽思亲泪,报主忧时志未伸。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