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鹰为杨仲谨题》
《鹰为杨仲谨题》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古风

长风怒号振林薄,黑鹰杀气腾寥廓。

妖狐奉头草间死,灵鹊高枝仍噪喜。

亦知搏击输鹰鹯,毰毸老鹤徒乘轩。

纷纷狐鼠竞当路,白日欺人况迟暮。

秋来那得一鹰击,我见此图三叹息。

(0)
鉴赏

这首诗以“鹰”为主题,描绘了鹰在自然界中的威猛形象与生存状态,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社会中强者与弱者关系的思考。

首句“长风怒号振林薄”,开篇即以强烈的自然景象描绘出鹰飞翔的背景,风声呼啸,林木摇动,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充满力量的氛围。接着,“黑鹰杀气腾寥廓”,进一步强调了鹰的凶猛与威慑力,其杀气腾空,仿佛能震慑整个天空。

“妖狐奉头草间死,灵鹊高枝仍噪喜。”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鹰与其它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妖狐在草丛中被鹰捕获,而灵鹊则在高枝上鸣叫,似乎对这种捕食行为并不感到恐惧或悲伤,反显出一种冷漠或无所谓的态度,以此暗示自然界的食物链和生存法则。

“亦知搏击输鹰鹯,毰毸老鹤徒乘轩。”这里将鹰与鹯(另一种猛禽)进行比较,指出它们在捕猎能力上的相似性,同时也将老鹤与之对比,后者虽然身居高位(乘轩),但面对鹰鹯的威胁却显得无力,象征着社会中地位高者也可能面临来自强者的挑战。

“纷纷狐鼠竞当路,白日欺人况迟暮。”这两句将目光转向人类社会,比喻那些像狐狸和老鼠一样的小人,在社会中争权夺利,甚至在白天就欺压他人,到了晚年(迟暮)依然如此,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阴暗面。

最后,“秋来那得一鹰击,我见此图三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强者捕食弱者现象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中类似不平等现象的忧虑。在秋天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却难以见到鹰的捕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引发读者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鹰的形象及其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角色,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权力、不平等以及自然界食物链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包孝肃祠

孝肃门前车马声,野棠开后百花生。

昔人如水今如市,古道谁为掉臂行。

(0)

得胜山

赵陀勋业忆颙邛,得胜铭功见耿光。

山色也知休战伐,海波从此静汪洋。

閒榰短策徐行稳,独立孤峰引兴长。

一自车书归正统,蒲团到处是吾乡。

(0)

舟中和张子白·其四

随人俯仰与天游,疏放宁知礼数稠。

梦到市朝增愧悔,出逢泉石足淹留。

不知何处空诸有,所谓伊人在十洲。

寄语登瀛老词客,隔船吟咏也同舟。

(0)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四

却缘懒惰得便宜,凿枘方圜不合时。

心在蒲团无去住,身随茅屋任迁移。

名山路近终须到,枯木花开未可知。

天地喻来齐一指,何妨容我作骈枝。

(0)

答霍鼎洲来韵

为爱潮声与枕连,移居恰好近江天。

何人垂钓得双鲤,有客维舟烹小鲜。

远札忽从鱼腹见,新诗先订虎溪缘。

群公要识寒山否,乞食狂歌处处禅。

(0)

早春望燕

东风初拂柳花飞,旧垒新梁几夕晖。

白玉横钗留影住,乌衣深巷见人稀。

掌中妙舞何时入,塞外风尘及早归。

社日尚遥频怅望,别来红缕是邪非。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