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披重裘,凝寒堕人指。
北辰换枢纽,鳌足正南徙。
积气俄已倾,星辰乱天纪。
温风久不至,邹衍冻其齿。
凤鸟忽无声,伶伦寒其耳。
九月披重裘,凝寒堕人指。
北辰换枢纽,鳌足正南徙。
积气俄已倾,星辰乱天纪。
温风久不至,邹衍冻其齿。
凤鸟忽无声,伶伦寒其耳。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季节的严寒景象。"九月披重裘"写出了人们在九月已经穿上厚重的皮衣抵御寒冷,"凝寒堕人指"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刺骨。诗人通过"北辰换枢纽,鳌足正南徙",运用天文意象,暗示季节变换,北极星的位置似乎也在移动,暗示着冬季的到来。
"积气俄已倾,星辰乱天纪"描述了天空中的云层浓厚,星辰显得杂乱无序,暗示气候异常。"温风久不至"表达了期待温暖春风到来的心情,但迟迟未见。"邹衍冻其齿,伶伦寒其耳"借典故,邹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伶伦是古代的音乐大师,这里以他们的遭遇象征着连知识渊博的人都难以抵挡的严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典故,展现了明末清初时节的严冬景象,以及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感慨和对温暖的期盼。
秋霜肃肃摧庭枯,晨风何悲夜鸣謼。
使妾为遘不须臾,恍兮类君忽若无。
为君中夜起踌躇,雕栏簌簌悬真珠。
二十八宿罗天衢,欲明未明焉所如。
君当为龙妾云俱,冲飙在天忽驱之。
西流之蟾东飞乌,乐往忧来不相虞。
盛年冉冉辞人徂,裁吟代哭中成吁,安能为情自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