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治后徙胶西,衰老诸侯等弃之。
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江都治后徙胶西,衰老诸侯等弃之。
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董相》。诗中通过描述董相从江都迁徙至胶西,年老体衰被诸侯抛弃的情景,表达了对董相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接着,诗人以“平津相”这一历史人物作为参照,询问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人愿意像平津相那样广开东阁,邀请贤士为宾,体现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人才重视的呼唤。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董相的遭遇与平津相的盛名进行对比,突出了董相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悲哀。同时,通过“尚开东阁欲宾谁”的疑问,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缺乏包容和尊重人才环境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去年登高灵山颠,新诗醉写秋风前。
金杯酒泛紫萸滑,乌纱帽插黄花偏。
今年潇潇坐风雨,回首往事心茫然。
青山当户为故友,白发兄弟罗酒筵。
丹枫染霜明秋色,白雁叫云横暮天。
醉穷老眼浩无际,剩欲乘风游八埏。
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
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
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
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
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