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毋中舍》
《赠毋中舍》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岭表榆关路崄巇,颁条持节两无辞。

四方自是男儿事,万里归来圣主知。

碛雪旧行闲入梦,贪泉曾饮别留诗。

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ōngshè
sòng / wángchēng

lǐngbiǎoguānxiǎnbāntiáochíjiéliǎng

fāngshìnánérshìwànguīláishèngzhǔzhī

xuějiùxíngxiánmèngtānquáncéngyǐnbiéliúshī

jīnjiàngōngmíngxiūdāngniánguìzhī

翻译
岭南榆关之路艰险崎岖,手持符节前往毫无怨言。
保卫四方是男儿本分,万里归朝皇恩浩荡君主知。
沙漠雪地的旧行踪常入梦中,即使饮过贪泉也留下豪情诗篇。
如今功成名就已显现,无需再忆起当年求取一枝桂冠的往事。
注释
岭表:指岭南地区。
榆关:古代边关名称。
崄巇:形容道路险峻。
颁条持节:拿着符节出使。
两无辞:毫无怨言。
四方:天下各地。
男儿事:男儿的责任和使命。
万里归来:远行万里返回。
圣主:指皇帝或英明的君主。
碛雪:沙漠中的雪。
闲入梦:常常在梦中浮现。
贪泉:传说中使人贪婪的泉水。
别留诗:留下诗篇表达情感。
功名立:建立了功勋和名声。
一桂枝: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等功名,比喻高官厚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毋中舍》。从诗句来看,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赞美。

"岭表榆关路崄巇,颁条持节两无辞。"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将军或官员在边关之地接受任命,踏上征途的情景。这里的“岭表”指的是山岭与国界相连的地方,“榆关”则是古代的一个关隘名,而“路崄巇”形容道路崎岖不平。“颁条持节”意味着接受了朝廷的命令和符节,象征着权力与使命。"两无辞"表明这位将领毫无犹豫,坚决接受任务。

"四方自是男儿事,万里归来圣主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期望。“四方”指的是各个方向或广阔的世界,“男儿事”则意味着英雄壮举。而“万里归来”形容将军在远征之后凯旋,而“圣主知”则表明皇帝对其功绩的了解和认可。

"碛雪旧行闲入梦,贪泉曾饮别留诗。"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或是被赠诗者的生活片段。“碛雪”指的是边塞的积雪,“旧行”则形容军队行进的情景。“闲入梦”表明在平静中回忆往事,而“贪泉曾饮别留诗”则显示了诗人在特定的水源旁饮水,并留下了纪念的诗句。

"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功成名就的祝贺,同时也提醒对方不必过分怀念过去。“如今”指的是当前时刻,“功名立”意味着事业和声望已经确立,而“休忆当年”则是劝诫对方放下过去的回忆,"一桂枝"常用来象征科举之中的成功与荣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事业和功名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呈宜之兄八首

别来才一书,似若向兄疏。
逢人问江右,说兄不敢虚。

(0)

郊居秋晚五首

只道秋萧索,木犀能再开。
惊看倚修竹,便恐满苍苔。
花瘦非畴昔,香深有自来。
微吟真浪尔,细折为谁哉。

(0)

论诗寄硕父五首

我诗元不佳,病后日益退。
年来穷到骨,未可专诗罪。
故人周与施,爱我不我费。
岁晚短书稀,相望千里外。

(0)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下水有放溜,溯流多哭滩。
人能等迟速,事岂病艰难。
返照千山赤,春风两鬓寒。
生平惯行役,无复漫悲酸。

(0)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

人言会合难,会合端有数。
公不绝槠洲,我政长沙住。

(0)

郑仲理送行六首

周郎三复似南容,君亦因之师友同。
岂待湖南始相识,闻风元自大江东。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