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
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
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
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
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
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雪的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
首句“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以“烟水舟”与“寒翼”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水域之上,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清寂。
接着,“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两句,将雪花比作飘舞的风絮,与江边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雪花的轻盈与飘逸,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一句,借用了洛神的典故,赋予雪花以神秘与高洁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纯洁与美丽的赞美之情。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则进一步深化了雪花的象征意义,将雪花比作鲛人的眼泪或绡绸上的露珠,寓意着纯洁与珍贵。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两句,将雪花比作洁白的布匹和细长的丝线,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飘落时的形态,同时也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则通过“娥娥”这一形容女子美好的词语,将雪花比作女子的素颜,光华照耀整个南国,不仅赞美了雪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一句,将人的居住环境与内心世界与雪景相联系,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描绘了雪后山峰与林木的景象,霜与雪的结合,使景色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两句,通过历史的变迁与战争的残酷,反衬出自然美景的永恒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则以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