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减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减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景,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德政对民生的影响。首先,“彤史年来不绝书”表明历史上有很多记载着美好年华的文献,这里的“彤史”指的是红色的历史记录,象征着吉庆的意义,说明这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紧接着“三朝德化妇承姑”则强调了这一时期的德泽已经延续了三个朝代,并且这种美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宫廷之内,还传承到了民间的女性中,体现了一种文化和道德的继承。
接下来的“宫中侍女减珠翠”则描写了宫中的侍女减少了佩戴的珠宝,这里的“减”字可能隐含着一种节俭之意,或许是统治者倡导的一种简约风气,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变化。最后,“雪里贫民得裤襦”则展示了一幅寒冷天气中贫穷百姓获得了保暖衣物的画面,这里的“得”字表明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景,可能是统治者发放救济之举。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换的手法,强调了社会上层德政的传承与民间生活的改善,展现了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和谐图景。
王室方板荡,万里飒飘风;
南纪亦滔滔,岛屿有群雄。
群雄苦不成,岁月坐冰融;
五侯并九伯,化为蒿与蓬!
楼船出闽越,军声正及锋。
金符剖异数,玉牒缀强宗;
非云优晋锡,所以厉康功。
孤臣怀共主,仿佛五云封。
九关踞虎豹,阊阖不得通;
回槎天汉际,踯躅倚王公。
顾念命卿微,一旅甘附庸;
蒙耻期匡济,敢言蹇匪躬!
但虑踪迹异,复虑踪迹同;
悠悠千载下,谁更想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