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减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0)
注释
彤史:红色的史书,古代用来记录帝王事迹的文献。
德化:道德教化,指君主以德行影响臣民。
妇承姑:妇人尊敬婆婆,代指皇后或妃子效仿长辈的美德。
珠翠:珍贵的珠宝和翠绿的饰品,象征富贵。
裤襦:裤子和上衣,泛指衣物。
翻译
自古以来,朝廷的记载从未中断,三代君主的仁德教化影响深远。
宫中的宫女们不再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寒冬里贫穷的百姓得到了衣物保暖。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景,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德政对民生的影响。首先,“彤史年来不绝书”表明历史上有很多记载着美好年华的文献,这里的“彤史”指的是红色的历史记录,象征着吉庆的意义,说明这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紧接着“三朝德化妇承姑”则强调了这一时期的德泽已经延续了三个朝代,并且这种美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宫廷之内,还传承到了民间的女性中,体现了一种文化和道德的继承。

接下来的“宫中侍女减珠翠”则描写了宫中的侍女减少了佩戴的珠宝,这里的“减”字可能隐含着一种节俭之意,或许是统治者倡导的一种简约风气,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变化。最后,“雪里贫民得裤襦”则展示了一幅寒冷天气中贫穷百姓获得了保暖衣物的画面,这里的“得”字表明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景,可能是统治者发放救济之举。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换的手法,强调了社会上层德政的传承与民间生活的改善,展现了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和谐图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路旁见村女口占

溪边有女浣新纱,一笑相逢语不哗。

蓬鬓乱涂龙舌草,竹钗横插马蹄花。

使君有妇原无羡,夫婿多情各自誇。

到老不知离别苦,怜渠何幸嫁农家。

(0)

读史二首·其一

秦鹿横飞六国残,狐鸣篝火亦登坛;

留侯若也归强楚,更有何人解「报韩?」

(0)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其一

间从寂寞露精神,绝世风流换玉真;

梦入梨花浑一色,看来松雪成三人。

等閒标格成凡种,多少芳菲步后尘。

最是枝头元腊破,莺声还报上林春。

(0)

见友人「咏怀」诗有感,遂依韵和之二首·其二

漫从季野定阳秋,霸业谁堪孙仲谋!

末路行藏关汉鼎,中朝兴废仗吴钩。

杜鹃影重迷荒径,谢豹声多恨故邱。

此日河山犹破碎,敢言江左有名流?

(0)

海上观灯,限「十五删」、「十五咸」二韵·其一

岛屿微茫午夜閒,鱼龙漫衍出尘寰。

兰缸射水翻星汉,莲幕传烽破玉山。

香拥虹桥千里外,芒寒蜃市九霄间。

遥怜歌舞长安地,银钥今霄自不关。

(0)

述怀二首·其一

王室方板荡,万里飒飘风;

南纪亦滔滔,岛屿有群雄。

群雄苦不成,岁月坐冰融;

五侯并九伯,化为蒿与蓬!

楼船出闽越,军声正及锋。

金符剖异数,玉牒缀强宗;

非云优晋锡,所以厉康功。

孤臣怀共主,仿佛五云封。

九关踞虎豹,阊阖不得通;

回槎天汉际,踯躅倚王公。

顾念命卿微,一旅甘附庸;

蒙耻期匡济,敢言蹇匪躬!

但虑踪迹异,复虑踪迹同;

悠悠千载下,谁更想孤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