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云五色令人盲,面壁不视佛慧生。
彼皆去眼绝人伪,孰知涂者出天成。
有口能谈贵人命,有耳能听贵人声。
此中一片光明藏,嗜欲浅处天机深。
老云五色令人盲,面壁不视佛慧生。
彼皆去眼绝人伪,孰知涂者出天成。
有口能谈贵人命,有耳能听贵人声。
此中一片光明藏,嗜欲浅处天机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赠涂内明》。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与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
"老云五色令人盲,面壁不视佛慧生。"
这里借“老云”喻指佛教中的“老死”,而“五色”则是色尘惑乱之意,表达了对佛法修行中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清醒。在佛教中,“面壁”是一种修行方式,即面向墙壁静坐,以断除外界干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揭示出佛法中的智慧来自于对内在真理的深刻领悟。
"彼皆去眼绝人伪,孰知涂者出天成。"
“彼”指的是那些追求世俗之物的人,他们虽然看似热闹,但实则迷失本性,“绝人伪”表明了这些行为的虚假与无常。而“孰知”一词,是一种疑问,询问谁能了解涂者(修行者的别称)能够超脱世俗而达到天然自成之境。
"有口能谈贵人命,有耳能听贵人声。"
这一句反映出世间对于名利地位的重视与追求,人们常以此为荣耀,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不过是表面的浮华。
"此中一片光明藏,嗜欲浅处天机深。"
“此中”指的是佛法修行之境,“一片光明”象征着内心的觉悟与纯净。而“嗜欲浅处”则是对世间贪欲浅薄的讽刺,“天机深”暗示了宇宙真理的深奥莫测。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佛教哲学为背景,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佛法修行,表达出作者对于精神超脱和内在觉悟的追求。
奋鹄有奇翰,古铎无追响。
游云迹易灭,鸣世情难想。
昔吟瞻眺咏,今觌湖中赏。
松门既岑峙,川水深以广。
昏旦候自变,伊人竟焉往。
岩劓徒空嵌,堂基鞠为莽。
扉径不可识,悲愉异今曩。
石壁屹寒岸,葛崖啸魍魉。
揽驭意巳极,登舟秪弥惘。
抱兹久延伫,遵渚路回枉。
青春寻乐事,受简召群仙。
鸟外张油幕,花前设绮筵。
小阶芳草合,深苑锦云鲜。
山色开图画,莺声错管弦。
园桃迎我笑,宫柳正人眠。
浸酒挼花蕊,供茶煮竹鞭。
深杯休放却,高兴更相牵。
睿制容相续,清词敢售妍。
水鱼元有合,雨露自无边。
敢谓邹枚盛,尤惭董贾贤。
多应怜气味,不是慕荤膻。
令出催金钵,诗成唾锦笺。
陈思才独盛,妙思入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