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游览谢公岩的场景。首句“又取纱衣换”,暗示天气转暖,诗人更换轻薄的纱衣以适应微风细雨后的晴朗天气。接下来,“天晴起细风”进一步渲染了初夏的清新气息。
“清阴花落后”写出了花儿在清幽树荫下凋零的景象,透露出季节的变迁。而“长日鸟啼中”则通过鸟鸣声,描绘出白天漫长且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乘舟游玩于水乡,感受到乘舟的乐趣,同时指出岩扉小径通向远方,展现出自然景色的连绵与可达性。
最后两句“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表达了当地居民对谢公(可能是一位先贤或名士)的怀念,也暗含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自己与当地人民情感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游历的景色,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地方风情的热爱,展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