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纷衢路,停舆叩净关。
慈云方覆径,法雨乍弥山。
施食禽忘怖,衔花鹿共閒。
犹然牵物役,到此愧尘颜。
冠盖纷衢路,停舆叩净关。
慈云方覆径,法雨乍弥山。
施食禽忘怖,衔花鹿共閒。
犹然牵物役,到此愧尘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里亭遇到雨天,前往白衣庵礼拜大士的场景。首句“冠盖纷衢路”描绘了道路两旁官宦们的车马络绎不绝,展现出繁华景象。接着“停舆叩净关”则转为静谧,作者停下车辆,恭敬地叩开清净的庵门。接下来的“慈云方覆径,法雨乍弥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比作慈爱的覆盖,将雨比作佛法的滋润,形象地表达了庵内环境的宁静与祥和。
“施食禽忘怖,衔花鹿共閒”两句进一步描绘庵内的和谐氛围,施舍食物给鸟儿,它们不再畏惧;鹿儿衔着花朵悠闲自得,展现了动物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后,“犹然牵物役,到此愧尘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尽管身在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但自己仍被世俗事务所牵绊,感到惭愧于自己的尘世面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思。
中秋近也,正于门瑞气,葱葱时节。
隔岁维熊占吉梦,今夕天生英杰。
仙籍流芳,瑞龙毓秀,应是非凡骨。
诗书勋业,妙龄行见英发。
好是日满三朝,剩陈汤饼,投辖留宾客。
玉果犀钱排绮宴,窈窕歌珠舞雪。
枕玉凉时,屏山深处,好事权休说。
小蛮杨柳,迩来还可攀折。
霸桥春水波鳞鳞,桥边结束何圉人。
解鞍傍水入洗马,飞龙九尺凌漪沦。
风鬃雾鬣才一沐,玉花照影光满身。
月题却贯黄金勒,更觉闪艳开精神。
主人贵想不必问,特赐内厩天麒麟。
即今此物亦安用,燕山万里胡无尘。
嫖姚功高自不出,长鸣但踏城西春。
君不见少陵时已无伯乐,尚有曹将军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