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侯醉饮私酒门,今日秋风卷行迹。
不知更后数十载,何人知我曾登陟。
忆昔老人携我行,红颜照路双髫青。
蹉跎忽亦如此老,还望层城坐衰草。
衰草秋萧萧,官亭路遥遥。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度三江阅人之石桥。
百代百代高鸟飘,一村一村自渔樵。
杨侯醉饮私酒门,今日秋风卷行迹。
不知更后数十载,何人知我曾登陟。
忆昔老人携我行,红颜照路双髫青。
蹉跎忽亦如此老,还望层城坐衰草。
衰草秋萧萧,官亭路遥遥。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度三江阅人之石桥。
百代百代高鸟飘,一村一村自渔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诜在元朝时期的一次归乡之旅,通过与故旧相聚饮酒的场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杨侯醉饮私酒门”,以“杨侯”泛指友人,描绘了一场私人宴饮的醉酒场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今日秋风卷行迹”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秋风带走了一切过往的痕迹,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不知更后数十载,何人知我曾登陟”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数十年后,还有谁能记得自己曾经的足迹和经历?
回忆起与老人同行的日子,“红颜照路双髫青”,描绘了青春的美好时光,与下文“蹉跎忽亦如此老”的对比,突出了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主题。
“还望层城坐衰草”一句,将目光转向远方,层城之上,衰草萧瑟,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落寞。
“衰草秋萧萧,官亭路遥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景象,官亭远在天边,象征着距离与孤独。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度三江阅人之石桥”两句,以自然景观为喻,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物的追忆,以及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百代百代高鸟飘,一村一村自渔樵”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高飞的鸟儿和忙碌的渔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和存在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