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理安寺》
《理安寺》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

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

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理安寺的静谧与深邃之景,诗人厉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幽静与禅意。

首句“老禅伏虎处”,开篇即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与神秘氛围,暗示着这里曾是高僧修行之地,伏虎传说更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接着,“遗迹在涧西”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寺庙西侧的溪涧,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两句,通过“岩翠”、“冷光”、“竹禽”、“无惊啼”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描绘了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落叶覆盖的僧楼,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幽思穷扳跻”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思考的渴望,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追求。

“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最后两句,以“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降临后的寂静与肃穆,泉水似乎也在低吟,风声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与内心深处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禅学智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易隆寓夜

对客衔杯睡已迟,夜凉欲到被先知。

暗风将雨窗前过,正是驿楼酒醒时。

(0)

住孔楼三年矣别去一叹

东风回首怅天涯,此地曾经阅岁华。

旧舍乍离应入梦,新居更卜未还家。

飘风燕子依人怯,背日柴荆任意斜。

物理推移浑莫定,青衫何用湿琵琶。

(0)

赠杜于皇

名士天涯盛,襄阳耆旧稀。

风尘双鬓短,心事十年违。

酒对深镫酌,垆当冻雪围。

无端悲喜集,明日送君归。

(0)

秋丁日补送文文肃姚文毅陈文庄三公神位入长洲学乡贤祠敬识

名教久沦替,榛蔓沿黉宫。

乡祀古所重,论定百年中。

庶几光俎豆,足与震鼓钟。

云何僣且滥,势利纷交讧。

沮丧诗书气,彫残礼乐容。

遂令贤杰辈,避地羞雷同。

近者更侈炫,郡邑淆所从。

典司罔稽覆,名籍滋混蒙。

峨峨三钜公,茂苑挺英踪。

齐鸣朝阳凤,并跃云津龙。

末运丁板荡,屹如鼎足重。

丘山既合响,至今阙瞽宗。

小子仰典型,桑梓维敬恭。

清议永不磨,地以人斯崇。

颓波存砥柱,后起当闻风。

(0)

寄施愚山

才名久已动中原,归卧东山道更尊。

座上何人争刻烛,花间无日不开尊。

春阴叠嶂云生户,水满双溪舫到门。

谢氏芝兰今正发,鸾书应自下江村。

(0)

塔山观牡丹·其一

催放鼠姑花信风,锦茵银烛照鞓红。

何当澹月慈恩寺,传遍新词到六宫。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