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术治术同源,汉末儒林半循吏;
西陲东陲俱化,辽中管子亦文翁。
经术治术同源,汉末儒林半循吏;
西陲东陲俱化,辽中管子亦文翁。
这首诗《代挽王树楠》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经术治术同源”,点明了经学与政治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儒家经典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接着,“汉末儒林半循吏”描绘了汉末时期儒家学者投身官场、以经术指导政务的情景,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应用。
“西陲东陲俱化”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域,暗示了儒家思想及其治术对边疆地区的影响与改变。“辽中管子亦文翁”则通过类比,将王树楠与古代著名教育家管仲和文翁相提并论,赞扬其在教育和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王树楠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儒家思想及其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价值的颂扬,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渊明不喜折腰趋,宁作腰笏何易于。
劝农使者鄙丈夫,少年新进安识渠。
下马怒颊虬奋须,指挥星火飞文符。
詈辞愧语每不无,诸公止欲求荐书。
椎斲肌骨寻膏腴,公为一笑怜其愚。
熙朝成法字已孚,坚如金石莫可无。
鞭且勿施安用蒲,三年竟亦无逃逋。
吏民遮道相欢呼,生立丛祠傍佛区。
想当逸气吞江湖,与人恢疏无怨吁。
临邛小子傲乡闾,方乘朱轮呵道衢。
公归西山结茅庐,丹崖绝壁巉空虚。
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
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
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
飞盖不须持,步步苍松障。
山僧知我来,罗立凫雁行。
提携两行人,为我谈实相。
一种勿弦琴,三叹无声唱。
开轩面东南,千里入俯仰。
西登妙高台,更欲兹旷望。
土断泽绕山,烟涛渺云浪。
恐是六鳌连,蓬壶堕莽苍。
又疑鲸入海,偃脊起青嶂。
时方老火炽,金石流欲炀。
须臾变云雨,为作雄风壮。
翻手回凉秋,掀舞千林响。
谁云免水宫,自是神龙藏。
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访。
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
寄语夸夺流,得饱但相忘。
长哦可当歌,踏月下空旷。
《尧峰院》【宋·李弥大】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飞盖不须持,步步苍松障。山僧知我来,罗立凫雁行。提携两行人,为我谈实相。一种勿弦琴,三叹无声唱。开轩面东南,千里入俯仰。西登妙高台,更欲兹旷望。土断泽绕山,烟涛渺云浪。恐是六鳌连,蓬壶堕莽苍。又疑鲸入海,偃脊起青嶂。时方老火炽,金石流欲炀。须臾变云雨,为作雄风壮。翻手回凉秋,掀舞千林响。谁云免水宫,自是神龙藏。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访。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寄语夸夺流,得饱但相忘。长哦可当歌,踏月下空旷。
https://shici.929r.com/shici/kT6wbyNa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