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余晖下的凄凉景象。"衰柳"指的是叶子枯黄、枝条萎靡的垂柳,常用来比喻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蝉吟"则是形容蝉虫在树木间细微的鸣叫声,通常象征着夏日将尽,秋意渐浓。
"旁浊河"表达了河水浑浊不清的状态,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迷茫或是对现实的不满。"正当残日角声和"则是一个时间点,即太阳即将下山时分,蝉鸣与日落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
诗人通过"寻常不足少愁思"表达了平日里就已经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让人感到忧虑。"此际闻时愁更多"则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听到蝉鸣的声音,更是增加了诗人的愁绪。这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功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韵味。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
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
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闬。
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