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
《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枕珊瑚,床玳瑁。悬蛤初收,帐底容难照。

忘却流苏能转掉。漫揭轻罗,傍动银钩了。

响原轻,声渐俏。睡熟鹦哥,定不惊他觉。

和月和云和被抱。一夜春风,散尽愁多少。

(0)
鉴赏

这首《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

首先,“枕珊瑚,床玳瑁”两句,以珍贵的珊瑚与玳瑁作为铺垫,暗示了环境的奢华与主人身份的尊贵。珊瑚与玳瑁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富贵与幸福。

“悬蛤初收,帐底容难照”则描绘了夜晚的朦胧与神秘,蛤蜊的悬挂可能寓意着某种装饰或点缀,而帐底的光线不足,增加了夜晚的静谧感。

“忘却流苏能转掉。漫揭轻罗,傍动银钩了”几句,通过流苏的转动、轻罗的揭开以及银钩的轻轻摇动,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细腻变化。

“响原轻,声渐俏。睡熟鹦哥,定不惊他觉”则是对夜晚宁静氛围的进一步渲染,轻柔的声音与熟睡中的鹦鹉形成对比,强调了夜晚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和月和云和被抱。一夜春风,散尽愁多少”两句,将主人公的情感升华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月、云、被子与春风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愁绪随着春风的吹拂而逐渐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的独特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杨大用大尹见示晚年生子诗次韵答贺

贺客閧堂少白丁,共誇椿树老逾灵。

同时器识推杨子,晚节芝兰有谢庭。

宰邑定知阴德在,承家端儗策名馨。

他年会约乘轩过,听取摩空作赋声。

(0)

送何笃斋宰浦城

东郊晴雪滉征衣,北阙晴云动曙晖。

建水郎官持节去,楚江游子及春归。

与君得县年俱长,作伴还乡愿亦违。

淮海音书看不远,定应贫乏慰庭闱。

(0)

与陈百一押韵儗作闺怨

孤房独夜冷凄凄,睡起眉纤偃月低。

数过佳期憎报鹊,唤回好梦怪邻鸡。

红颜独压娇娥伴,薄命翻为荡子妻。

憔悴捣衣君莫念,砧声应不到辽西。

(0)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其二呈罗尹

官河晴雨纪巡游,茂宰新怀洚水忧。

犹有欢声传道里,城中下令缓征求。

(0)

题周臣画二首·其二

石壁烟霏夏清清,水光人影静分明。

纶巾羽扇者谁子,来共沙头赋濯缨。

(0)

赠张秋厓虞卿

柴门风雪印行踪,竹杖新辞雁宕峰。

中散独行如野鹤,老聃一见是神龙。

英雄蹭蹬谁青眼,道德希微又赤松。

欲拨红尘携手去,匡庐石上话从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