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冯公岭,艰难见客情。
雨和残叶落,身逐乱云行。
野店山腰出,秋泉石罅生。
若将世途比,此路更为平。
晓上冯公岭,艰难见客情。
雨和残叶落,身逐乱云行。
野店山腰出,秋泉石罅生。
若将世途比,此路更为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冯公岭的登山之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感体验。
“晓上冯公岭,艰难见客情。”开篇两句,诗人在清晨时分攀登冯公岭,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这里的“艰难”并非仅指攀爬之难,而是包含了对山中的幽深客情的向往与探寻。
“雨和残叶落,身逐乱云行。”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在细雨中观察着落叶,自己的身体似乎随着飘渺的云雾而移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心境的飘逸和超脱。
“野店山腰出,秋泉石罅生。”这里的“野店”可能是指山中的一处简陋的住所或休息之地。山腰之水在秋季清新可人,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而“石罅”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岩缝中涌出的情景,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机。
最后,“若将世途比,此路更为平。”诗人通过比较世间的道路与眼前的山径,发现这条山路虽然艰险,却也更加平坦。这不仅是对山路的一种写实,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旅程的一种深刻体会:在尘世的喧嚣中寻找一份超然物外的心灵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脱离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诗人在山路上的行走,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净化。
帘漏滴,却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争着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大皞涵帝德,勾芒播皇仁。
群龙服苍驾,灵雨冒南岑。
渊鱼自暖跃,谷鸟相和吟。
桃花既夹道,麦苗亦成林。
竹篱带夕阳,茅舍含清阴。
白苹空骋望,青枫第伤心。
况值圣明代,聊以陶吾真。
寄言同怀子,芳醪期共斟。
野店残冬。
绿酒春浓。
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