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0)
翻译
师生们在两座山间疾驰而过,名叫什么,千年之后还有谁会说道德义理不重要。
在岳府的柏林中,夜晚风雨交加,依然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注释
师生:指老师和学生。
掠:疾驰而过。
名:名字。
千载:千年。
谁:疑问词,表示‘谁会’。
云:说。
道义:道德义理。
轻:不重要。
岳府:指某个著名的府邸或学府。
柏林:茂密的柏林,可能指代书院或学府中的树林。
风雨夜:夜晚风雨交加的时候。
琅然:形容声音清朗。
犹:仍然。
带:带有,此处指保留。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王奕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孙明复石守道祠堂》。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深刻感悟和崇敬之情。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这里,“师生”指的是古代的先师与后学,他们共同将“二山”的名字传扬至今。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尊崇,同时也抒写了时间流转中的历史评价问题——即便是那些名声显赫的人物,其道德价值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又有谁能准确评说其轻重呢?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之夜,岳府(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的宅邸或祠堂)的柏树林中依旧回荡着读书的声音。这里的“琅然”形容声音的清脆而悠长,“犹带读书声”则表明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那读书声也仿佛仍在耳边,彷彿不绝。这不仅是对安静学习氛围的描绘,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即使在困境中亦能发光发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深邃学问的抒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道德和学术价值的珍视,以及面对时代变迁时保持的坚守与思考。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谢孟芳遗腹生男

充闾人所喜,今日怆还深。

忆我初求乳,谁知母氏心。

(0)

答王大理·其二

云路同游三十春,晚年更觉故情亲。

海天万里频垂念,道义分明似古人。

(0)

广东来报贼散承赵征夷惠雕弓钩刀诗和且谢·其四

新置钢刀月样弯,崇山峻岭便跻攀。

感君持赠征南去,指日相从定北蛮。

(0)

题王母图寿陈湖陆母太孺人·其一

堂北萱花秋正开,清香秀色映霞杯。

白头慈母多贤德,福寿方如川水来。

(0)

送林黄门聪奉命代祀南海便道归省和同寅王公度韵四首·其三

三山东畔是君家,缥缈孤云久望赊。

今喜承恩遂归省,锦袍宫酿寿萱花。

(0)

荣寿堂为王给事秉彝题

并享高年并受封,人生至愿遂兼隆。

固知教子收功速,也是为仁获报丰。

相对锦衣人似玉,齐添华发面如童。

贤郎名德推当代,三锡应知进未穷。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