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迟平安火,旋惊战鼓声。
兵家轻胜负,群盗遂纵横。
白骨烟中戍,黄巾海上城。
今宵望弧矢,闪烁向人明。
屡迟平安火,旋惊战鼓声。
兵家轻胜负,群盗遂纵横。
白骨烟中戍,黄巾海上城。
今宵望弧矢,闪烁向人明。
这首诗《三月九日志感》由清代诗人邹贻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与深刻的社会反思。
首联“屡迟平安火,旋惊战鼓声”以对比手法开篇,将等待平安的期盼与突然响起的战鼓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和平的渴望与战争的不期而至,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无奈。
颔联“兵家轻胜负,群盗遂纵横”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在兵家眼中,胜负往往被轻视,导致盗贼横行,社会秩序混乱,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稳定的破坏以及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
颈联“白骨烟中戍,黄巾海上城”运用象征手法,将战争的残酷形象化为白骨与烽烟,以及黄巾与海城,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与破坏,同时也暗喻了战争的无处不在,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洋,都留下了战争的痕迹。
尾联“今宵望弧矢,闪烁向人明”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经历了战争的苦难,但人们仍然保持着对和平的渴望,即使在夜晚,也能够看到希望之光,寓意着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决心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新粳粲如玉,远漕来中吴。
初尝爱精凿,想出官田租。
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锄。
霜天万穗熟,恣啄从饥乌。
日暮刈穫归,妻孥共欢呼。
茅屋夜舂急,风雨江村孤。
晨炊满家香,荐以出网鲈。
如今幸蒙恩,遨游在南都。
门前半区田,别来想已芜。
长年盗寸廪,补报一事无。
投匕忽叹息,饱食惭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