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神惨淡,去国意苍茫。
白首成遗老,青春过异乡。
山开京口阔,水落海门长。
战后黄云满,旌旗更几行。
渡江神惨淡,去国意苍茫。
白首成遗老,青春过异乡。
山开京口阔,水落海门长。
战后黄云满,旌旗更几行。
这首诗《渡江》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渡江”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离国别乡的深沉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渡江神惨淡,去国意苍茫”,以“惨淡”和“苍茫”描绘出诗人渡江时内心的悲凉与迷茫,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故土的沉重情绪。
颔联“白首成遗老,青春过异乡”,运用对比手法,将“白首”与“青春”、“遗老”与“异乡”相对照,深刻揭示了诗人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在异国他乡漂泊的孤独感。
颈联“山开京口阔,水落海门长”,转而描写渡江途中的自然景象,以开阔的山川、延展的江水象征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尾联“战后黄云满,旌旗更几行”,点明了战争背景,用“黄云满”形容战后的荒凉景象,与前文的“惨淡”相呼应,同时“旌旗更几行”则寄托了诗人对战后重建、国家统一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