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化如周轮,万寓复其端。
忧伤桎灵机,安使恒无欢?
春煦散群蘖,得气先苔垣。
乍有纤鸟飞,来俟庭花繁。
庭花少女姿,借叶为罗纨。
掩蔽苦不密,谁谅贞心完?
昨宵过江雨,高枕梦流湍。
短烛一寸光,恋影盆中兰。
天地无鸣鸡,昏昏交云澜。
敢虑发泄尽,凝以岁晚寒。
箫管不留声,华宴今阑珊。
瑶池开碧桃,往无摩霄翰。
元化如周轮,万寓复其端。
忧伤桎灵机,安使恒无欢?
春煦散群蘖,得气先苔垣。
乍有纤鸟飞,来俟庭花繁。
庭花少女姿,借叶为罗纨。
掩蔽苦不密,谁谅贞心完?
昨宵过江雨,高枕梦流湍。
短烛一寸光,恋影盆中兰。
天地无鸣鸡,昏昏交云澜。
敢虑发泄尽,凝以岁晚寒。
箫管不留声,华宴今阑珊。
瑶池开碧桃,往无摩霄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园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元化如周轮,万寓复其端”以宇宙万物的循环比喻自然规律,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接着,“忧伤桎灵机,安使恒无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永恒欢乐的渴望。
“春煦散群蘖,得气先苔垣。”描述了春天的温暖使得植物生长,苔藓率先在墙垣上萌发的情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乍有纤鸟飞,来俟庭花繁。”则通过小鸟的活动预示着花朵即将盛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庭花少女姿,借叶为罗纨。”将庭花比作少女,借叶子编织成华丽的衣物,既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细腻与精致。“掩蔽苦不密,谁谅贞心完?”则表达了对花朵脆弱与纯洁的担忧,以及对它们能否保持本真状态的疑问。
“昨宵过江雨,高枕梦流湍。”描绘了夜晚的雨水与诗人梦中的激流,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短烛一寸光,恋影盆中兰。”通过短烛的微光与盆中兰花的倒影,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珍惜。
“天地无鸣鸡,昏昏交云澜。”描述了夜晚的寂静与云海的壮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辽远的意境。“敢虑发泄尽,凝以岁晚寒。”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忧虑,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坚持的态度。“箫管不留声,华宴今阑珊。”通过箫声的消失与豪华宴会的结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瑶池开碧桃,往无摩霄翰。”以瑶池碧桃的开放与无法达到的高飞之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超越自我限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园中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