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千片送残莺,尽角声中有暮莺。
栖越己逃狂范蠡,赎君谁许老饴甥。
扎山鸟唤催蚕火,社鼓村喧闹赛伶。
春燕旧巢台榭尽,东风空自到荒城。
辛夷千片送残莺,尽角声中有暮莺。
栖越己逃狂范蠡,赎君谁许老饴甥。
扎山鸟唤催蚕火,社鼓村喧闹赛伶。
春燕旧巢台榭尽,东风空自到荒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辛夷千片送残莺”,以辛夷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冬天的结束。接着“尽角声中有暮莺”,通过晚归的黄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
“栖越己逃狂范蠡,赎君谁许老饴甥”这两句运用典故,借范蠡的隐退和可能存在的某个历史事件,表达了对逃避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或无奈。
“扎山鸟唤催蚕火,社鼓村喧闹赛伶”描绘了农事活动的繁忙景象,扎山鸟的叫声提醒人们开始准备养蚕,而村里的社鼓声则预示着即将举行的祭祀活动,充满乡土气息和节日的热闹气氛。
最后一句“春燕旧巢台榭尽,东风空自到荒城”,通过春燕寻找旧巢却找不到的情景,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春风依旧,但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留下的是荒凉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宋·苏轼】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https://shici.929r.com/shici/p9XfA.html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淡溪居士登九龄,朱颜青鬓如后生。
横拖仙人绿玉杖,倒诵上帝黄庭经。
璇霄仙籍书姓名,丹霞染诰金花绫。
近来更觉双眼明,夜抄蝇头窗下灯。
登山临水两脚轻,御风骑气不用行。
何人有笔笔无尘,鹅溪一幅为写真。
乌纱白苧坐鼓琴,上有千岁长松青。
令威旁舞玄夫听,个是活底南极老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