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
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
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
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
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
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
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节的欢乐氛围,诗中的“二日立春”指的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二天,这一天被认为是立春的日子。"人七日"可能是指人们在这个时期相聚庆祝。"盘蔬饼饵逐时新"则形象地展示了节日里不断更新的美食,反映出生活的丰富和节日的喜悦。
诗人提到自己年纪尚轻,即使是在郑国,也还不算年少;家境虽然比不上刘、韩这样的贵族,但也不至于贫穷。这种自信而平和的态度,透露出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乐观。
"乡园节岁应堪重"表达了对于乡村生活在节假日里的重视和享受,"亲故欢游莫厌频"则展现了与亲朋好友欢聚时刻的无限快乐,以及对这样的时光不愿意有任何隔断。
最后两句“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则是诗人在幻想中模仿古人循着水流而上(循潮)的方式去寻找美好的景象,希望能亲眼目睹洛阳城的春色。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展示了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怀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连山高高上无极,仰视青天不盈尺。
俯览可以穷九域。
我疑山灵应上诉,帝遣夸娥运神力。
又疑蓬莱脱左股,万里飞来倚空碧。
乾坤一色云冥冥,急霰始集雪又零。
依依度桥者谁子,隐隐操舟如送迎。
万壑千岩深且窈,两两相将事幽讨。
若非淮南访八公,定是匡庐寻五老。
意匠经营妙入神,披图烂熳皆天真。
人间何处有此境,我欲从之一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