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承之以谒虔州王文成祠诗见示用韵》
《杨承之以谒虔州王文成祠诗见示用韵》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良知一炬百年光,千载岐羊乍识乡。

道在斯文关后死,功馀我武诵维扬。

清朝砺带乾坤壮,圣庙牺樽日月长。

此地歼妖公一事,虔江石齿自襄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杨承之以谒虔州王文成祠诗见示用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首句“良知一炬百年光”,以“良知”比喻高尚的道德品质或真理,用“一炬”形容其光芒四射,象征着这种精神或真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同火炬照亮百年。接着,“千载岐羊乍识乡”一句,通过“岐羊”这一典故,比喻迷失方向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归宿,暗示了历史人物或事件对于指引人们认识自我、回归正途的重要性。

“道在斯文关后死,功馀我武诵维扬”两句,强调了文化与武力在传承历史、守护正义中的作用。“道在斯文”意味着真正的道理和智慧蕴含于文化之中,“关后死”则表达了对坚守道义者的敬仰;“功馀我武”则表明了武力在维护和平、实现正义方面的作用,“诵维扬”则可能是指吟诵历史英雄的事迹,以此激励后人。

“清朝砺带乾坤壮,圣庙牺樽日月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及其对天地间的影响。通过“清朝砺带”这一形象,诗人赞美了历史人物的坚韧不拔和对社会的贡献;“圣庙牺樽”则象征着对先贤的祭祀与纪念,以及他们精神的永恒流传。

最后,“此地歼妖公一事,虔江石齿自襄阳”两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与纪念。通过“歼妖”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为正义而战、清除邪恶的崇高评价;“虔江石齿自襄阳”则可能是对某位历史人物出生地或活动范围的提及,强调其影响跨越时空,如同虔江边的石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展现了对道德、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的重视。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沁园春.题片石夫子独立图

有句惊人,无钱使鬼,与水同清。

望长空万里,萧萧暮景,荒原一带,浩浩秋声。

胸里奇书,意中往哲,此外何妨影伴形。

馀何有,有奚囊锦灿,彩笔花生。词流从古飘零。

惟挥洒、千言舒不平。

叹青云梦冷,才人薄命,红尘福浊,竖子成名。

门掩疏灯,村丛黄竹,风冷霜高鹤自鸣。

谁堪拟,似苍松独秀,皓月孤明。

(0)

纪事八阕.西江月·其六秋窗扶病

弱息偏禁百折,多磨宜有千端。阎浮滋味总心酸。

参到药炉经卷。夜月窗前影怯,西风镜里眉攒。

几番愁对菊花寒。不把疏帘轻捲。

(0)

百字令.送邑侯曹星湖父师入闱

旌旗载道,爱清风拂拂,新凉天气。

携得诗囊云锦灿,勒马桂花香里。

雅化遥钦,奎光遍照,一路弦歌起。

山高月皎,文心争似秋水。

而况绕树嘉禽,盈郊瑞麦,德政昭奇异。

雉水文风应秀拔,都是门墙桃李。

鉴别群英,平章万卷,一片辛勤意。

归来酒熟,满城黄菊开矣。

(0)

新雁过妆楼.秋闺即事

剪烛楼东。秋宵爽、拈针刺绣芙蓉。

彩绒轻理,配合澹绿深红。

病质虽如篱菊瘦,缍怀恰比露华浓。

听凄清、征鸿嘹唳,目送长空。

人在纱窗小坐,拟赋诗遣兴,树杪摇风。

飒飒萧萧,频搅井上疏桐。

尤惊梵音聒耳,是何处阇黎鸣夜钟。

回眸处,见一弯残月,斜挂高松。

(0)

减字木兰花.秋思

罗衫抛却。底事浮云如此薄。风动帘钩。

荡起潇湘十里秋。阑干西角。又见梧桐黄叶落。

夕照难留。一抹胭脂上画楼。

(0)

喜迁莺.和方小云

苍天何故,任鸺鹠彻夜,向人悲语。

万事浮云,一尊明月,大笑人间鹓鹭。

当日中流击楫,同向沧江唤渡。

回首处,年华水逝,豪情日暮。

孤注,思量个,买屋青山,十载悲行旅。

结树为邻,攀云作伴,此愿只偿诗句。

钟鼎久无我分,烟水那甘人妒。

君莫误,待短棹相逢,酒钱呼付。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