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甥跌宕甘沈沦,两脚偶踏长安尘。
不知茗酪定谁好,共讶菰芦无此人。
燕歌回风白日暮,吴趋谑浪清霜春。
祗园松竹好料理,顾我终岂岩廊身。
曹甥跌宕甘沈沦,两脚偶踏长安尘。
不知茗酪定谁好,共讶菰芦无此人。
燕歌回风白日暮,吴趋谑浪清霜春。
祗园松竹好料理,顾我终岂岩廊身。
这首诗描绘了曹子在长安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句“曹甥跌宕甘沈沦,两脚偶踏长安尘”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曹子在长安的漂泊与挣扎,他甘愿沉沦于这繁华而又充满挑战的城市之中。接着,“不知茗酪定谁好,共讶菰芦无此人”两句,通过对比茗酪与菰芦,表达了对曹子独特个性和才能的赞赏,暗示他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常人。
“燕歌回风白日暮,吴趋谑浪清霜春”描绘了一幅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画面,通过“燕歌”与“吴趋”的对比,以及“回风”与“清霜”的描绘,展现了曹子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最后,“祗园松竹好料理,顾我终岂岩廊身”则表达了诗人对曹子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在祗园中料理松竹,象征着曹子在隐逸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顾我终岂岩廊身”,则流露出对曹子能否在官场或社会中找到真正位置的疑问与关切,同时也蕴含了对曹子独特人格的尊重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子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才华,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意味。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
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
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
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沉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
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
龟蒙连天五百里,流贼薄人据山趾。
白日公行谁复何,寡人之妻孤人子。
数道分兵屡合围,崛强冲突心甘死。
绿衣绣夹红裹头,手剑锋铦来佌佌。
贼势陆梁金鼓微,军声震喊旌旗靡。
早北已败扬将军,兄弟二人化血水。
青州盐徒与贼通,千金卖却今如此。
青草茫茫白骨寒,可怜尔命如虫蚁。
诸军奔散似云崩,解铠挥戈无寸矢。
天昏地黑少人声,尚有归魂哭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