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矣乎,杞人之忧兮天莫支,权臣秉钧兮社稷危。
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
悲矣乎,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
悲矣乎,杞人之忧兮天莫支,权臣秉钧兮社稷危。
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
悲矣乎,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应炎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危机和人民苦难深切的忧虑。诗中的“悲矣乎,杞人之忧兮天莫支”,通过古代杞树人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权臣掌握朝政、国家社稷(即国家的根本利益)岌岌可危的局面。"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则描绘出边疆被外族侵扰,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大厦摇摇欲坠,无人能够挽救的悲惨景象。
诗人的情感在“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一句中达到了高潮。这里借用了古代贤良徐衍抱石入海和箕子投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尽哀伤和个人力量的渺小。整首诗通过深沉的忧虑和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国家未来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名园楼阁丽丹霄,握手千秋意气饶。
日月双悬娄水近,星辰群下越台遥。
探书题柱俱司马,飞舄吹笙并子乔。
独有侯芭长寂寞,玄亭相对发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