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
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
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严寒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开篇“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冬至的冷气已临,但天气仍旧模糊不清,未见寒流到来。接着,“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生动地刻画了狂风怒吼、大雪纷飞的景象,显示出自然界的猛烈与壮观。
中间两句“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则转向对寒冷影响下的生命状态进行描写。泉水结冰坚硬如同古老的石头,而人们则像夏日的蝉虫一般躲藏起来,以避寒冷。
最后,“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社会差异。在豪门富贵之家,他们可能并不感觉到外界的严寒,因为他们有充足的资源来取暖,如使用珍贵的兽炭,而普通百姓则只能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忍受寒冷。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景象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辽海深无极,一望无涯涘。
长白巫闾山,遥遥东西峙。
郁积与磅礴,生我常夫子。
正气得之天,节概砺于己。
磨砺数十年,学而优则仕。
甘棠荫充邑,弦歌遍闾里。
逆蛮肆跳梁,天兵下边垒。
奉檄典粮储,愿为天子使。
妖气翳日月,祸变仓卒起。
奋剑击凶酋,烈超介冑士。
致身报君恩,靡他诚自矢。
取义与成仁,庶几无愧已。
至今昔岭间,杀气迷烟水。
君灵何昭回,长庚此其是。
把酒奠秋风,魂兮归桑梓。
忠孝既两全,谁云身己死。
恩恤祀昭忠,荣荫及孙子。
千载永不磨,历历标青史。
读书奋志节,忠义常在口。
往往临事时,或至丧所守。
问之何因尔,浩气中无有。
圣朝务柔远,无知跳小丑。
剪灭归荡平,不戒师则偶。
公方持军筹,朝夕储粮糗。
猝然闻震惊,暂退义不苟。
想其挥戈时,吐气贯牛斗。
坚贞得死所,芳名达帝右。
褒赉慰忠魂,垂裕及嗣后。
大节凛死绥,不为倖免走。
授命何从容,由其所积厚。
挑灯读公书,真气满户牖。
香车枉顾,记临风一面,赠与琅玕簇如箭。
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琴边空想像,陈迹难寻,谁料焦桐有人荐。
甘受灶丁怜,紫玉无言,惭愧煞、主人相见。
只未必、香魂夜归来,诉月下重逢,三生清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