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诗中“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最后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命运的淡然。其中,“不放残年”是希望把握剩余的岁月,而“却到家”则透露出归隐田园,寻求心灵安顿之意。“衔杯懒更问生涯”中,“衔杯”常用来比喻饮酒解忧,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面对生活的苦涩时选择以酒自遣,而“懒更问生涯”则显示出对于生命中的诸多困惑和迷茫,诗人已不愿深究,只愿安然接受。
接下来的“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两句描绘了一幅别离时的情景。其中,“河堤往往人相送”表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到河堤上为诗人送行,显得分外温馨而又有些许依依不舍。“一曲晴川隔蓼花”则是说在这平和的河流两岸,由于水面的蓼科植物相隔,一曲琴声传递着别离的情感。这里,“一曲”强调了音乐的瞬间美好,而“晴川”和“蓼花”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面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美好的态度。
浮屠善幻化,利益誇群愚。
未能空诸有,亦复崇其居。
巍巍金银宫,涌出空山隅。
兴废固由人,无乃法所驱。
眷兹天竺名,古来封域殊。
移之被此地,欲表神灵区。
地势既形胜,人情亦奔趋。
我来适閒旷,二三同志俱。
登顿虽云劳,逍遥还足娱。
仰睇群峰秀,俯循流水迂。
微风动灵籁,满耳聆笙竽。
徘徊将日暮,浩然赋归与。
病起言出游,行行入吴苑。
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
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
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
日晚将何之,风悲雨凄凄。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
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
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
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
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
起坐临前除,弹琴和清谣。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
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