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湫水寒,千峰正岑寂。
惟闻虎啸声,不见人行迹。
霜露湿岩莎,月轮挂空碧。
此时观此心,独坐盘陀石。
木落湫水寒,千峰正岑寂。
惟闻虎啸声,不见人行迹。
霜露湿岩莎,月轮挂空碧。
此时观此心,独坐盘陀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湫水河畔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木落”、“千峰”、“虎啸”、“霜露”、“岩莎”、“月轮”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清冷而幽深的世界。首句“木落湫水寒”,直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征,给人一种寒意袭人的感觉。接着,“千峰正岑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群山都沉浸在一种沉思或等待之中。
“惟闻虎啸声,不见人行迹”两句,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类活动的缺失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显得孤寂和神秘。虎啸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似乎在呼唤着什么,又或是对这寂静世界的一种回应。
“霜露湿岩莎,月轮挂空碧”则通过霜露和月光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与纯净。霜露沾湿了岩石上的草叶,月轮高悬于碧蓝的天空,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永恒。
最后,“此时观此心,独坐盘陀石”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感受。他独自坐在一块不规则的石头上,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或许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孤独的接纳,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断魂无那,霎时闲柳蘋花吹合。
几点残红随蝶粉,倒挂蛛丝檐角。
鹦鹉呼来,鹧鸪催去,恨与晴波阔。
斜阳无语,半天烟岫寥廓。
何处麦雨葵风,含桃金碗,九十春光恶。
惆怅江南花落尽。玉树歌声重作。
画鼓萤流,琼箫人远,野草迷长乐。
御沟流水,应怜云鬓梳削。
粉城春市。系马惯、谁家荡子。
别袖意、菱花偷见,蓦地锦帘千里。
照小窗、双蒂银蟾,深怜密唤曾如此。
有腻玉轻钩,翠云浓绕,芳梦黏人难起。
数不尽、同心咒。休算作、冶游驱使。
怕金铃声瘦,青骢天远,倚楼肠断斜阳里。
晚香横儿。对真真、暗嘱情场,不负鸾钗紫。
鸳裯凤绶,端值龙沙一死。
鱼直蘧偏卷。但传闻、锋车绣斧,重臣分遣。
杼轴空时民力尽,寡妇秋原泪泫。
何处贡、八蚕成茧。
薄薄酒,香聊送日,福难消,莫怪杯中浅。
山远近,翠屏展。诸公台阁文章显。
自归来、悬壶村巷,牛医非扁。
检点行囊存犊鼻,游倦相如字犬。
谅渴病、今生可免。白木柄边书簏敝。
授生徒,饭罢翻经典。畦畔韭、雨中剪。
古树阴相属。步长坡、百劳初语,白鸥新浴。
早稻初坚香似蜜,无价可方新谷。
休更说、人间梁肉。
黄雀飞飞犹未老,待秋深、蒸取脂如玉。
芙蓉下、倒醽醁。空江采得莼成束。
棹轻舠、中流啸咏,放歌林曲。
渔老纶竿垂不止,忘却尘区荣辱。
我亦覆、一枰棋局。
荷锸躬耕风味苦,傲隆中、颇有良苗绿。
梁甫句,问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