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傅寺副双亲挽二首·其二》
《傅寺副双亲挽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泉壤受恩原有自,薤歌枯笔发无从。

寒霜不恨戎衣薄,夜月难忘手线重。

一武一文儿有立,齐眉齐寿福先钟。

且看荆楚来谳狱,遗有求生念未慵。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傅寺副双亲挽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双亲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

首句“泉壤受恩原有自”,以“泉壤”象征逝者安息之地,暗示双亲在世时曾给予他人恩惠,死后仍能受到地下的庇佑与恩泽。接着“薤歌枯笔发无从”,通过“薤歌”(一种哀歌)和“枯笔”(形容书写时情绪低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失去双亲的悲痛心情,无法用言语或文字完全表达内心的哀伤。

“寒霜不恨戎衣薄,夜月难忘手线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表达了对双亲的怀念。寒霜虽冷,但不怨恨儿子的戎装过于单薄;夜月虽美,却难以忘记母亲缝制衣物时的手感之重。这两句既是对双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也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一武一文儿有立,齐眉齐寿福先钟”则赞美了双亲的教养有方,使子女在不同领域都能有所成就,同时预示着家族的福泽绵长。其中,“一武一文”分别指代军事与文化两个方面,体现了双亲对子女全面发展的期望与支持。

最后,“且看荆楚来谳狱,遗有求生念未慵”两句,以现实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双亲生前公正无私、关心民生的敬仰之情。即使在处理案件时,双亲也始终心系百姓的福祉,这种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去双亲的深情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刘生画王子猷严子陵二图·其一

人生不相知,相视粤与秦。

臭味倘复同,万里心相亲。

何必儿女曹,尔汝相怨恩。

浩歌反归航,讵识此意申。

(0)

须江暮春杂题三首·其一

三月阴晴江上天,江花落尽水平川。

红蚕老去桑垂椹,黄鸟飞来柳扑绵。

千里心常悬梦里,十分春总在愁边。

时时更谢苏司业,乞与杖头沽酒钱。

(0)

春日小诗三首·其三

兵戈无地可窥临,风物依然恼客心。

未有莺时春欲尽,已无花处绿成阴。

(0)

次韵元素自东皋寄新诗贼退犹未久·其一

北风胡马自长鸣,月到南枝鸟共惊。

留我小溪回短棹,看渠红旆作长城。

人思庞老皆知隐,贼说康成亦畏名。

乱后欲从君一笑,满林荆棘未堪行。

(0)

次韵端叔叠前韵见贻因以为别

夜光分得千金璧,从来有限未省识。

一从韶濩到两耳,三月遂令忘肉食。

高楼同倚百尺栏,江山满眼方怡颜。

先生官冷不坐局,古寺分床雨中宿。

清谈亹亹不断头,几度寒窗拔残烛。

晚岁升堂来问礼,谁遣黄流入清渭。

金华上天朝紫皇,往事空劳公举似。

明日山中归牧羊,九回日断思公肠。

他年华屋傥遂约,笑语尚闻兰芷香。

青丝络马不须走,一杯且饮姑溪酒。

(0)

昨日召卿等自卿私第泛舟经景龙江游撷芳园灵沼闻卿有小诗今俯同其韵赐太师·其三

锦绣烟霄碧玉山,萦纡静练照晴川。

留连不惜厌厌去,雅兴难忘既醉篇。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