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
兰露滋香泽,松风鸣佩环。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
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
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
兰露滋香泽,松风鸣佩环。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
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
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生活和对历史人物谢安石的赞美。谢安石以其清廉和高风著称,被誉为“谢安石”,他携带爱人隐居东山,选择了与世隔绝的人生轨迹。
诗中,“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等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清净无为的意境。谢安石在东山的生活充满了艺术和自然之美,如“兰露滋香泽”、“松风鸣佩环”,展现了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状态。
而“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则描绘出一幅谢安石在山中享受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生活画面,这些艺术活动似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则是诗人自言,不必效仿苏轼那样的生活态度,只需像谢安石一样,选择自己的道路,远离世俗纷争。这里的“冥然”表达了一种淡定超脱的生活哲学,而“闭清关”则意味着关闭心灵之门,对外界的一切喧嚣与干扰保持距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谢安石隐居生涯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静的思想情怀。
天子方自将,临边极西域。
一挥百万师,灭此而朝食。
转饷出关中,士不苦饥色。
我沐浩荡恩,愿竭疆场力。
马革可裹尸,行行何所怵。
忽闻先慈讣,一恸气欲塞。
四体软如绵,性命在呼吸。
官符火速催,同伴相促逼。
有儿立身旁,垂头但哭泣。
长跪前致词,此行是儿职。
巾帼且从军,须眉宁弗及。
结束弃儒冠,弓刀亲自执。
跃马去无踪,路旁心恻恻。
望眼远莫穷,吞声独归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