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结龙泉祖樾间,游期又复爽千山。
既怜倦马当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閒。
坐可披图悟离即,恍如对瀑听潺湲。
终须卧象诸峰侧,霜磴烟萝取次攀。
念结龙泉祖樾间,游期又复爽千山。
既怜倦马当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閒。
坐可披图悟离即,恍如对瀑听潺湲。
终须卧象诸峰侧,霜磴烟萝取次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对千山的向往与实际未能成行的遗憾。首联“念结龙泉祖樾间,游期又复爽千山”表达了诗人对千山的憧憬,仿佛已经置身于千山之中,感受到了那里的清爽与宁静。颔联“既怜倦马当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閒”则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疲惫的马,在秋天显得更加瘦弱,而选择将这份闲适寄托给山中的老僧,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坐可披图悟离即,恍如对瀑听潺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体验,诗人坐在一旁,通过阅读地图来领悟世间的离合,仿佛在瀑布前聆听流水的声音,暗示着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尾联“终须卧象诸峰侧,霜磴烟萝取次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自己最终能够躺在千山之一处,沿着霜覆盖的石阶和缭绕的藤蔓攀登,实现对千山的真正亲近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中未能成行时内心的平静与释然,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粉墙阴,丝丝柳色,芊绵弄清景。
暗尘轻莹,早梦绕江潭,愁绪难竟。
去年绣阁藏鸦鬓,鞭丝更掩映。
怎解道、娉婷丰度,征人难再问。
今年绿杨又依依,柔条似可折,天涯谁赠。
飘荡里,阑干畔,游丝无定。
待侬与、燕莺细语,春正在、梢头烟霭暝。
漫忆那、水边飞絮,化萍青眼剩。
荒城补壁,野涧侵篱,人来鹊起孤亭。
未到花开,可怜春已零星。
馀寒尚栖稚柳,问东风、眼向谁青。
空叹息,甚鸢肩火色,老更飘萍。
还剩苍藤古屋,趁斜阳泥饮,三两鸥盟。
拍碎阑干,长啸暗答笳声。
飞鸿漫愁印爪,算麻姑、沧海曾经。
且尽醉,梦江南、残睡未醒。
寻桥柳荒泾,城芜古苑,去波孤艇。
见帆明渚鸟,镫昏驿树,岚光催暝。
陡觉画角生,哀秋声在,水际空离景。
对此恋前游绕,回阑凭断,斜阳红冷。
万感成幽阻,良辰易失,赏心难并。天涯顿雪双鬓。
愁入西风凄哽。
但忆旧扇歌尘,小屏诗梦,人隔潇湘迥。
尊前雁落,满目关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