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轩楹日照东,扶桑柱植西昆崙。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
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
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
相观峻极不容步,拟轶清气排重阍。
咽日诵黄庭,滴露抄韦编。
羊歧之亡罔象得,蛮触之角醯鸡天,临台一笑俱超然。
高高轩楹日照东,扶桑柱植西昆崙。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
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
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
相观峻极不容步,拟轶清气排重阍。
咽日诵黄庭,滴露抄韦编。
羊歧之亡罔象得,蛮触之角醯鸡天,临台一笑俱超然。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高台,高台上的景象和氛围充满了神秘与超脱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写,如“扶桑柱植西昆崙”、“灵衣披披溘晻霭”,展现了一种仙风道骨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一句,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高贵形象,这个形象不仅拥有超自然的力量,更有一种引领与指引的作用。诗中的“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则是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迅速而又坚定地向着理想目标前进。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中,“灵衣”象征着纯净无暇的精神状态,而“玉斧断断除烦冤”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内心清净和解脱俗世烦恼的渴望。
接下来的“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一句,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情节,这里的“虚皇”可能指的是某种高级的精神存在或是道德典范,而“金简文”则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高台和仙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永恒真理的深切向往。
羲御忽西驰,夕阳挂烟树。
薄暮理归舟,端溪向东注。
飞鸟投遥林,行人入前聚。
江月呈圆辉,金波泛寒兔。
皛皛下空洲,悠悠涉长路。
时闻村中语,复觉挐音溯。
美哉吾土乐,一枝良足度。
不效浮海叹,窃同始宁慕。归去?川上,田园饬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