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辇昭阳月,春筵上苑花。
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
夜辇昭阳月,春筵上苑花。
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
这首诗《宫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的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无奈。首句“夜辇昭阳月”,以“昭阳”借指皇宫,通过“月”字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暗示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次句“春筵上苑花”,转而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人公虽处繁华之中,却心怀落寞之感。
后两句“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她曾有过在宫廷中为皇帝侍奉的日子,那时或许还有些许荣光与希望,但现在却只能徒劳地学习弹奏琵琶,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然而,“不成供奉日”表明她已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与机会,学习琵琶成了徒劳无功的行为,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不甘。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从曾经的荣耀到现在的失落,以及她在宫廷生活中的复杂心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她的命运感到惋惜。
霜幕风帘,闲斋小户,素蟾初上雕笼。
玉杯醽醁,还与可人同。
古鼎沈烟篆细,玉笋破、橙橘香浓。
梳妆懒,脂轻粉薄,约略淡眉峰。
清新,歌几许,低随慢唱,语笑相供。
道文书针线,今夜休攻。
莫厌兰膏更继,明朝又、纷冗匆匆。
酩酊也,冠儿未卸,先把被儿烘。
昭君天赋倾城色,何事君王未曾识。
徘徊顾影无计留,一朝远嫁匈奴国。
匈奴风日暗飞尘,昭君绝艳惊国人。
单于骇叹昔未睹,甘心保塞为藩臣。
从来败德由女美,褒妲骊姬及西子。
玉环飞燕更绝佳,遗臭千载堪咨嗟。
毛生善画古无有,强把丹青倒妍丑。
却教尤物摈绝域,能为君王罄忠益。
闻说昭君出塞初,朔风萧飒吹衣裾。
聊将琵琶寄离恨,痛绝玉颜嫔老胡。
老胡死矣义当返,慷慨怀归曾上书。
君王有诏从胡俗,恸哭薄命终穹庐。
自古佳人多命薄,亦如才士多流落。
人才有益尚疏外,佳人无补何可怼。
君不见萧生堪猛岂不忠,君王疑信相半终不容。
《昭君祠》【宋·袁燮】昭君天赋倾城色,何事君王未曾识。徘徊顾影无计留,一朝远嫁匈奴国。匈奴风日暗飞尘,昭君绝艳惊国人。单于骇叹昔未睹,甘心保塞为藩臣。从来败德由女美,褒妲骊姬及西子。玉环飞燕更绝佳,遗臭千载堪咨嗟。毛生善画古无有,强把丹青倒妍丑。却教尤物摈绝域,能为君王罄忠益。闻说昭君出塞初,朔风萧飒吹衣裾。聊将琵琶寄离恨,痛绝玉颜嫔老胡。老胡死矣义当返,慷慨怀归曾上书。君王有诏从胡俗,恸哭薄命终穹庐。自古佳人多命薄,亦如才士多流落。人才有益尚疏外,佳人无补何可怼。君不见萧生堪猛岂不忠,君王疑信相半终不容。
https://shici.929r.com/shici/cQm3Ge.html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滑于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饤饾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为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