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铉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铉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红蓓珠圆,素蕤玉净”用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日景象,其中“蓓”指的是野菊,“蕤”则是竹子的嫩叶,这两种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色。紧接着,“南荒已报春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期待。
“便迤逦,云开五岭”中的“迤逦”形容山水连绵不绝,而“云开五岭”则是说经过连绵的山峦之后,云雾散去露出真面目,这里的“五岭”指的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五座大山,是诗人心中的美好所在。
接下来的“雪霁群蛮”中,“雪霁”可能是形容天气转晴,而“群蛮”则指的是远古时期居住于岭南地区的一些民族。这里的意象较为抽象,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的向往。
以下几句“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中的“东君”可能指的是春天的化身,而“信息”则是指自然界中春意盎然的信号。“潘鬓”是古代的一种发型,“新班”则是新的一批人群,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场欢乐的集会。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中的“凭谁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心萦秋水”、“目断春山”则形容诗人的心绪随着流水飘散,视线却被春天的山峦所阻隔,这是对远方美好景致的一种怀念。
再往下,“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中的“小桥斜渡”、“苇篱茅舍”都是乡村生活的典型意象,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平凡而美好生活的记忆与向往。
最后,“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好为调羹结子,玉铉冷、金鼎空闲”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肯伴我”是对友情或亲情的一种期待,而“风光赏遍”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全方位欣赏。接着,“月影疑残”可能是在描述夜晚的宁静与寂寞,月亮下的阴影给人一种孤独感。而最后几句,则是对古代乐器和容器的一种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亲友、美好生活状态的深切思念,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中那些珍贵片段的珍视与留恋。
今代清时有巩兄,世间无处著才情。
洗乾螺黛姿仍好,挽出鲸鱼意转平。
千古未吟渠忽到,傍人不解我先惊。
何如锁著金銮殿,玉烛新调看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