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自垂裳,犹怀御远方。
月卿临马邑,星使下龙荒。
地控诸关壮,天连万堞长。
慇勤宣庙略,翕习动军装。
五利和戎策,千言实塞章。
白题迎节舞,紫燕傍车昂。
铃阁秋声静,油幢晚气凉。
边沙看净埽,朝野倚金汤。
圣主自垂裳,犹怀御远方。
月卿临马邑,星使下龙荒。
地控诸关壮,天连万堞长。
慇勤宣庙略,翕习动军装。
五利和戎策,千言实塞章。
白题迎节舞,紫燕傍车昂。
铃阁秋声静,油幢晚气凉。
边沙看净埽,朝野倚金汤。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亲自垂衣治国,仍心系边疆安宁。诗中提到郑总督被派遣至马邑(今山西朔州)镇守,以星使的身份前往遥远的北方边疆。描述了边防的壮阔与坚固,以及皇帝对郑总督宣示的庙略,使得军队整齐有序,准备充分。
诗中还提到了“五利和戎策”,意指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边境争端的策略,以及郑总督所撰写的千言奏章,表达了他对边防安全的深刻理解与规划。诗中描绘了迎接郑总督的热烈场景,以及边疆的宁静与军营的凉爽氛围,展现了边防的稳定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边疆治理的宏大格局,以及对边防将领的信任与期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高度重视。
一水划山入,万树围如屏。
树杪露佛屋,倒影临波清。
栖霞山畔草,直到门前青。
不信岩花发,六月犹啼莺。
山深无夏春,日夕凉风生。
野花烟外飘,随风落檐楹。
闲鸟学书声,遥答流泉鸣。
天香何处来,寻之了无形。
时有樵夫至,带雨叩柴荆。
坐久客亦返,携得秋光行。
叩舷恣幽讨,性僻耽林泉。
晴旭丽朝采,暖破梅花妍。
低篷何所诣,溪路相洄沿。
云木乱无次,隐有疏钟传。
来依妙香窟,冷赏咨秋烟。
颇爱胜公书,腕力追平原。
仿佛仙坛记,留证金石缘。
苍松起幽籁,风动鸣孤弦。
亭亭影交翳,浩气流眉间。
弭节信阳渚,回望鹅湖岑。
连延暮霭色,合沓重岩阴。
藐生缀贤绪,孤策憬幽寻。
静悦数峰秀,窈与环溪深。
古鳞聚寒藻,新簜引幺禽。
坐久啸而作,石泉铿壁琴。
忧气暂我平,情高绵道心。
履綦付藓氎,危标间天浔。
翘圣无仿佛,驶见流光沈。
匡山杳白鹿,贲兹空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