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
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岩寺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开篇“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便设定了历史悠久、自然美好的背景,吴王避暑之地与西施采香的情景交织,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着,“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时间流转,但大自然的面貌依旧,给人以安稳之感。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则是对过去王朝衰败后的遗迹进行描绘,这些曾经辉煌的宫殿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而僧侣们在此安居,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宗教文化的融合。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中,“梵放”可能指的是佛教梵文或梵钟,这里是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思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佛法的尊崇。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世间万物皆为过眼云烟,就如同高飞的鸟儿一般超脱尘世,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和事物无常的一种感悟。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这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思索,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不应忘记过去的教训。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中,“貉一丘”可能指的是貔貅,这里与“同归易晞露”相呼应,表达了万物共享自然之美,而不分贵贱的思想。
接下来的几句:“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则是对灵岩寺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通过对水、山、草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足迹的追寻和对自然美景的不断欣赏,这种重复的行为也许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则是一种询问,也可能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对于游历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探讨。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轮回的感慨,新旧交替,但终究难以逃脱宿命。
最后,“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中,诗人在日暮时分,以寺庙中的钟声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一种最终的归宿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