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声名动冕旒,渊源家学自梁丘。
谁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风驰紫塞秋。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休。
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
一第声名动冕旒,渊源家学自梁丘。
谁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风驰紫塞秋。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休。
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所作的《代挽何知县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已故何知县的哀悼和对其生前功绩的怀念。首句"一第声名动冕旒",描绘了何知县因科举及第而名声显著,连朝廷都为之震动。"渊源家学自梁丘"则暗示他出身书香门第,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
"谁知雨化青衿日",以雨润青衿比喻何知县教化百姓,如同春雨滋润学子,体现了他的教育才能。"最解风驰紫塞秋",则赞美他在边塞任职时,行动迅速如疾风,表现出他的干练和魄力。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休",通过石洪和潘岳的典故,表达对何知县英年早逝的惋惜,石洪和潘岳都是历史上有才德的人物,此处用来映衬何知县的才华和早逝。
最后两句"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以雁阵比喻何知县家族的离散,萱堂指母亲,白头形容母亲因丧子而满头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何母的深深同情和对何知县的深切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何知县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的品格,以及家人对他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