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御阶明,祥风满凤城。
光春开讲席,广厦集朝英。
学海期仝济,文枢赖共衡。
更寻司化纽,要道在躬行。
旭日御阶明,祥风满凤城。
光春开讲席,广厦集朝英。
学海期仝济,文枢赖共衡。
更寻司化纽,要道在躬行。
此诗描绘了仲春时节,皇帝在御阶之上主持经筵的情景。阳光明媚,祥风拂过京城,一片祥和之气。诗中“光春开讲席”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皇帝在讲席上开启学问之门,与群臣共同探讨学问的场景。接着,“广厦集朝英”则描绘了皇宫内堂皇的景象,众多才华横溢的朝臣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文化盛宴。
“学海期仝济,文枢赖共衡”两句,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共同目标,以及文官集团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如同航行于知识海洋的船只,共同寻求知识的彼岸;又如中枢的舵手,共同维持国家政策的平衡与稳定。
最后,“更寻司化纽,要道在躬行”点明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清朝皇帝对于学问与国家治理的重视,以及对群臣的期待与信任。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
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
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
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
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