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
《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

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

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

更烦为指趋真路,旧国于今草木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李纲所作的《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

首联“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诗人以“甫里先生”自比,表达了自己早年即辞官归隐的心志,同时也对那些在朝廷中遭受排挤、流离失所的忠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与怜悯。

颔联“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绨袍意”源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比喻深厚的友情;“莲社人”则借用了东晋时期佛教徒聚集的莲社,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精神上的契合与友谊的深厚。

颈联“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赞美友人寄来的诗作,不仅情感真挚,语言精妙,仿佛油纸被佳句浸湿,灵文翻动之处如同贝多(一种珍贵的贝壳)上新添的花纹,形象地描绘出诗作的美妙与独特。

尾联“更烦为指趋真路,旧国于今草木缗”,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引领自己找到真正的道路,同时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真路”可能指的是人生的正道或理想的道路,“旧国草木缗”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古代忠臣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杂体诗三十首·其八嵇中散康言志

曰余不师训,潜志去世尘。

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

旷哉宇宙惠,云罗更四陈。

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

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

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

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

(0)

沙洲行

门前洲渚春水生,浩淼远与淮流平。

吴艑楚舸泊门下,睡乡伊轧皆橹声。

经时卧病出门望,但见短草摇天青。

水落不知处,草青行复枯。

行人如豆马如蚁,出没草际行蠕蠕。

若教此地不为浸,岂非万顷真膏腴。

长淮树底渺难辨,极浦征帆有时见。

帆影还争落日飞,鼓声或递回风便。

一行雁带商飙来,散作秋阴满淮甸。

支筇独立何苍然,万里势落萧辽天。

客魂久已迷下蔡,地气莽欲开中原。

世情生落尽如水,何必桑田与沧海。

等闲风景伤羁人,我客兹邦已弥载。

故乡昨日邮筒来,石田荦确生蒿莱。

老亲日日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

沙洲行复别伊去,明岁水生无我住。

(0)

五言白话诗·其十四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

身是自来奴,妻亦官人婢。

夫婿暂时无,曳将仍被耻。

未作道与钱,作了擘眼你。

(0)

彭彭者车·其一

彭彭者车,于彼河洲。有美丹漆,不以饰辀。

彼君子兮,使我心忧。

(0)

秋词

铁马声喧风力紧,云窗梦破鸳鸯枕。

玉炉烧麝有馀香,罗扇扑萤无定影。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

要染纤纤红指甲,金盘夜捣凤仙花。

(0)

观猎·其一

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