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瘦藤亦懒,两肩短发其颓。
客到閒云常合,兴阑好鸟频来。
半步瘦藤亦懒,两肩短发其颓。
客到閒云常合,兴阑好鸟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泊宁静的生活画卷。诗人以“半步瘦藤亦懒,两肩短发其颓”开篇,通过“瘦藤”与“短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年老体衰、不喜多动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懒”字不仅写出了身体的疲惫,更蕴含着对尘世繁琐事务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客到閒云常合,兴阑好鸟频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逸自在的氛围。当客人来访时,天空中的闲云仿佛与之相合,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而当兴致消退之时,好鸟频繁飞来,既是自然界的生动表现,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在忙碌与宁静之间找到平衡,享受简单纯粹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高馆寂无哗,安闲胜在家。
暮烟凝塞上,堠火落天涯。
坐久笔生冻,夜阑灯作花。
主人意未尽,归路不为赊。
彭泽西山天秘惜,渊明未敢发幽缄。
始从石尉兼王尉,洗出前岩到后岩。
也只暂时供步履,可能终老卸朝衫。
应须却诵归来句,重把家园草自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