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托克逊夜抵苏巴什沟》
《由托克逊夜抵苏巴什沟》全文
清 / 严金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柴关深锁客,野火远连天。

夷险山高下,炎凉马后前。

夜明车识路,水苦舌知泉。

末更能忧国,筹边饷在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偏远地区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环境和旅途艰辛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首联“柴关深锁客,野火远连天”,以“柴关”象征偏远之地的闭塞与孤寂,“深锁”则暗示了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而“野火远连天”则通过视觉上的广阔与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危险与挑战。

颔联“夷险山高下,炎凉马后前”,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气候变化。山势的高低起伏象征着道路的崎岖不平,而“夷险”二字则巧妙地概括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与考验。“炎凉”则指出了季节的变化,无论是酷热还是寒冷,都需马不停蹄地前行,体现了旅途的艰苦与不易。

颈联“夜明车识路,水苦舌知泉”,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车与人以感知能力。在夜晚,车辆仿佛能辨识道路,而在品尝泉水时,人们能分辨其苦涩与否。这不仅表现了旅人在黑暗中依靠智慧与经验寻找方向的能力,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适应。

尾联“末更能忧国,筹边饷在先”,将个人的旅途经历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心中仍挂念国家安危,忧虑边疆事务,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在艰难的旅途中,不忘国家大事,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艰,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严金清
朝代:清

(1837—1909)江苏无锡人,字紫卿。同治间入左宗棠幕,办理税厘及营务,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反抗。历任浙江温州通判、台湾淡水同知、新疆迪化知州、陕西延榆绥道。有《严廉访遗稿》。
猜你喜欢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

听说江湖万里身,十年流转狎波神。
乡心只羡秋鹰争,世味如何腊蚁醇。
耳识吴音疑故旧,眼看南士宽尖新。
袖中诗句清如许,何啻他乡见似人。

(0)

大人生朝六首·安世

一秋六诰入于门,总是君恩与父恩。
拔起单贫新氏族,训开痴骏小儿孙。
于今教养功都就,畴昔乡闾道愈尊。
乐事满怀无一欠,只消长寿看仍昆。

(0)

江陵赠满术人

未赴成都先梦到,才逢蜀客便心亲。
江陵一见蒲居士,似向严家访阿遵。

(0)

李校书轮对乞于故相家取上皇退位御笔上喜日

校书对罢天颜喜,再拜龙墀出殿来。
{左来右力}使传宣新宰相,驿书驰问旧元台。
上皇慈笔归中秘,学士忠名遍九垓。
榻畔祥风翻谏纸,朝衣收得异香回。

(0)

立春日离爱闻有召试之命

东行就日北看云,君宠亲恩两击心。
毕竟蒭蕘何所补,不如留著在山林。

(0)

六雪诗用前韵寓六字

点点多难赛,蚩蚩势欲平。
群排风鷁退,深掩烛龙生。
乡混群庬吠,军喧乱鹜声。
光阴乘岁暑,威令极施行。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