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临湖水为镜,背负青山作屏。
山既同仁者寿,湖应得圣之清。
西临湖水为镜,背负青山作屏。
山既同仁者寿,湖应得圣之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西临湖水为镜,背负青山作屏”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追求相融合。湖水如镜,映照出世界的宁静与和谐,而青山则作为背景,赋予了画面以深度和层次感。这样的构图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山既同仁者寿,湖应得圣之清”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与“仁者”相呼应,表达了对道德高尚之人的赞美与敬仰;湖则以其清澈见底的特点,象征着圣洁与纯净,寓意着心灵的洗涤与升华。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扁舟西来傍山宿,山云横江压船腹。
晓来忽失江上山,浮空一握青孱颜。
云移波动山失据,白云载山欲俱去。
山云变灭岂有常,白羽片片随风扬。
推篷回望忽无迹,青峰飞堕船之旁。
我叹山色佳,还为山作计。
峰蹲岳峙好自立,无为出云以自蔽。
朝云拂城垒,残雨鸣松枝。
驰策出长道,行人各参差。
春去芳未歇,碧草摇清姿。
野田何漠漠,群雀鸣相追。
幽睇结层巘,微情发凉飔。
灵山近可挹,百里乃逶迤。
路曲蹑危磴,欲速信难期。
抚赏求所适,无言契幽思。